解读《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 政府培训 - 滕州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欢迎来到滕州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设为首页 丨 加入收藏

>
电商学院 > 政府培训 >
解读《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2017-06-09 09:49:06
09:46陈强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布处处长 陈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这是全省“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的行动指南。今天,我们邀请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储林先生、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孙高祚先生、规划财务处处长潘军先生,解读《规划》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和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李储林副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09:51李储林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 李储林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山东省科技厅,对各家媒体、对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山东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情况。

  一、关于《规划》出台的背景

  “十二五”以来,全省科技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2015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7%;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77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2.51%;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9.35万件和1.69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2.03万项,成交金额339.74亿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启动建设。我省创新能力保持在全国第六位。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决胜时期,全省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呈现出速度变档、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特征,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总结全省“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科学制定未来五年全省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高起点谋划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对于全面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省科技厅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牵头编制了《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并经省政府印发实施。

  09:52李储林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总结了“十二五”时期我省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明确了“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二章至第七章提出了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主要任务。第八章明确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全省科技创新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快培育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新引擎,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推进我省率先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省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全省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6%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1%左右,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60人年;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左右;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更加显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0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左右,实现创新型省份建设目标。

  (三)主要任务部署

  《规划》从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支撑引领的技术体系、打造区域创新高地、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构建科技合作新格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力争到2020年,形成企业创新活跃、高校院所创新能力强、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基地和平台布局合理、产学研用协同高效、服务支撑有力的创新组织体系,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包括:

  加快构建普惠性的企业技术创新引导政策体系,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巩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赋予高校、科研院所更大科研自主权,加快建设一流的现代科研院所,支持高校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创新为核心、协同为纽带、服务为目的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教协同创新,发挥源头创新主力军作用;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建立领军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创新型人才流动、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09:54李储林

  完善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布局。发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龙头带动作用,瞄准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布局建设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落地我省。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发展,完善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共性关键技术中试平台、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在内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网络。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规划》提出坚持三个面向,加快构建支撑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技术体系,提高科技供给质量。重点是:

  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牵引,在海洋科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物医学、能源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布局重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在智能制造、机器人、纳米技术、深海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生物4D打印技术等前瞻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十二五”期间已实施的省科技重大专项基础上,围绕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一体化部署和产学研协同攻关,组织实施透明海洋、精准农业、盐碱地绿色开发、高性能特种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环保溯源治理、精准医疗、重大新药创制等16个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力争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和群体性技术突破,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10:07李储林

  三是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围绕“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推动人才、资本、技术与信息等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系统打造一批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引领和带动全省区域创新水平整体提升。包括:

  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海洋生命健康、海洋工程装备、绿色海洋化工等领域打造一批海洋特色科技产业聚集区,推动山东半岛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完善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农高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农高区四级联动、梯次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带动提升全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一批有条件的城市尽快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推动各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打造“名片”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17市国家高新区全覆盖,产值过千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20个左右。

  四是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大力培育发展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完善科技服务业链条,构建全省统一的技术市场体系,推进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培育多元化创新创业主体,打造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发和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创造工程和专利运用促进工程,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十个一百”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工程,加强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要素集聚化、载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资源开放化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10:13李储林

  五是构建开放融合的科技合作新格局。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与沿线国家高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科技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科技园区、经济园区和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落实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有关着名高校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建设中科院山东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深化与国内大院大所和大型企业在合作研发、人才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六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向创新服务转变,进一步强化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职能,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创新服务能力;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完善以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建设、产业引导基金为主体的相互衔接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项目管理机制,完善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机制;深入推进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织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全省科技创新的蓝图已经绘就,下一步,我们将强化规划任务分解,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特别是,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统筹各类创新资源,建立各地、各部门协同推进的规划实施机制,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努力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今天我发布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10:18陈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10:19记者

  才谈到我省在“十三五”期间确定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发展指标,请问规划在设置这些指标上有哪些主要考虑。

  10:20李储林

  主要出于下面两方面考虑,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山东要走在前列”的要求为指引,高点定位,着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走在前列。二是突出全省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支撑引领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共设置了9项具体指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型省份建设方面,设置了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几项指标。比如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必须要走在前面。刚才谈到了,2015年我省R&D经费占GDP比重是2.27%,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研发经费将近1500亿元,占全国总研发经费的1/10,居全国前列。我省“十三五”末争取达到2.6%左右,高于国家2.5%的目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这个指标反映了我省的技术储备情况。近年来,我省在该指标方面实现了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机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将会出现大幅增加。目前我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是4.9件,“十三五”末要达到14件,高于全国(12件)的水平。这是因为我们创新型省份建设要走在前列,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主知识产权储备。

  10:24李储林

  在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发展能力方面,我们设置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两个指标。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2015年实现翻番,或者说“双倍增”。这是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我省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必须下大力气,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实现“双倍增”的目标,省委《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这也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提升全省经济发展质量上,设置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1%左右的指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15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仅占13.9%,因此我们“十三五”期间要强化研发投入加计扣除、后补助、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鼓励更多的企业推进研发机构建设,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研发活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0:24李储林

  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我们设置了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这一指标,推动成交额从目前的339.74亿元增加到800亿元。这个指标反映了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总体规模和活跃程度,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程度。“十三五”期间,随着我省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我省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必将实现快速增长。

  总之,随着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随着我省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的不断实施,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规划确定的这些指标。

  10:25记者

  我省建设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和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请问“十三五”期间,我省在巩固和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部署。

  10:29孙高祚

 

 

 

山东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 孙高祚

 

  “十三五”期间,我省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总的目标是,依托山东半岛海洋科技创新的综合优势,发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创新龙头作用和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资源集聚作用,以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产业发展为主线,按照“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创新—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海洋科技产业”的发展路径,建设青岛国际海洋科学中心,打造特色海洋产业聚集高地,形成“一核多极”的海洋科技产业聚集区发展格局,推动山东半岛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具体来说:

  “一核”是指建设青岛国际海洋科学中心。我们将加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龙头,建设一流的国家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聚集高水平海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组织实施海洋领域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发起或参与海洋领域国际大科学工程,构建海洋领域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科学研究体系。加快将青岛建设成为海洋科技资源聚集、科学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科研环境自由开放、体制机制运行灵活的世界一流的国际海洋科学中心,成为海洋重大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10:31孙高祚

  “多极”是指打造一批海洋特色科技产业聚集高地。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科学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沿海七市,加强海洋科技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布局,构建一批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一批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立一批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海洋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在海洋生命健康、海洋工程装备、绿色海洋化工等领域打造一批海洋特色科技产业聚集高地,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海洋经济提质增效。

  10:31记者

  从我省总体情况来看,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核心竞争力还相对不强,请问“十三五”期间,我省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哪些具体部署?

  10:32潘军

 

 

 

山东规划财务处处长 潘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研发投入的主体,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快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实力,带动全社会创新能力提升。

  一是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牵头组织实施产业前瞻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全球配置优质创新资源能力,加快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向“专特精新”发展,在产业细分领域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专业型企业。实施“小升高”培育计划,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信息库,完善遴选、培育、认定的推进机制,促进量大面广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强化对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普惠性政策引导。实施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对已设立研发准备金、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企业给予研发经费后补助,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有计划、持续稳定地增加研发投入。加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力度,推动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

  10:34潘军

  三是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完善企业创新平台扶持政策,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围绕新材料、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机器人、交通装备、绿色化工等重点领域,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布局建设一批在产业技术创新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的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满足前沿技术研究、技术开发、试验和验证等需要的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提高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四是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发展,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布局。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设施,按照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原则,合作开展核心关键和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

  10:35陈强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