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山东青岛,一场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联姻正在火热上演。
互联网工业是对传统制造业基因的颠覆性重塑。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李刚告诉记者,以互联网工业为发力点,青岛正全力重塑制造基因,重构制造生态,推动青岛制造加速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跃升。
智能制造实现“高精度下的高效率”
海尔的互联工厂、双星的工业4.0生态圈、青岛啤酒的流程制造自动化生产线、中车青岛四方股份的设计装配与试验验证仿真一体化平台,青特、德盛机械的离散制造数字化车间,赛轮金宇、森麒麟的轮胎智能工厂……
以先锋企业为先导,青岛制造围绕互联网工业的智能制造这一关键环节,展开了转型升级的全面探索。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实施流程制造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工程,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是目前中国规格最全、品种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中央空调生产基地之一。记者探访时发现,海尔把“互联工厂”打造成了“透明工厂”,实现全流程实时互联、用户全流程可视。每一个订单不仅可以实时查看物流配送过程,还可看到产品制造的每一个步骤。同时,“人单合一”还将用户反馈直达员工工位……
“通过‘机器换人’,我们的产品实现了标准化,精度、效率和品质大幅提升。年产能已达30万台,生产效率提升了300%,人员节省了近50%。”工厂负责人杨伟欣告诉记者。目前,海尔已在青岛、沈阳、佛山等多地建起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全品类家电在内的9大互联工厂,实现了“高精度下的高效率”。
青岛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呈集群发展态势。据统计,目前青岛已经建成、正在建设和计划建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项目近百个,总投资估算超过400亿元。一批互联网工业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示范:7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1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支持,4个项目入选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7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之下,青岛互联网工业已覆盖电子、家电、橡胶、化工、纺织、新能源等20多个产业门类。
记者了解到,赛轮金宇、森麒麟轮胎等企业,也已建成轮胎生产智能工厂,实现物料、生产、产品存储与运输的自动化。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率先突破,为青岛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互联网+”智造平台与用户零距离
过去以企业为中心的大规模制造,正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中心的转换,意味着青岛制造向高端跃升,不再是在旧的赛道上追赶,而是在新的赛道上“换道超车”。
海尔COSMOPlat平台作为我国首个由国家批准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示范平台,建立了全球家电业首个“互联网+”协同制造云服务支撑平台,集成海尔“人单合一”、互联工厂经验,已连接1.5亿用户,300多万设计与上下游供应商资源。
杨伟欣告诉记者,COSMOPlat平台实现了与用户零距离,凭借精准抓取用户需求、精准生产,进而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大规模定制升级。该平台在模式、实践、全球化复制三个方面表现突出。在构建物联网生态品牌的同时,旨在打造行业标杆加速向各个产业领域拓展,实现跨行业的复制。
“作为全球共享开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COSMOPlat将整合中国工业互联网探索初期的分散力量,为中国工业体系提供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保障,助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杨伟欣说。
在青岛,红领酷特智能创建的C2M“互联网+”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目前也已融合超过200万名客户的数据,建立了40万种以上的基本版型,能够满足全球人类99%以上的个性化正装需求,自2013年以来,服装定制板块收入和利润连续5年100%增长。
智能交通提升百姓幸福感
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里,海信是一个家电企业。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海信摇身一变,成为了“拥堵克星”。
青岛这座曾经的“中国十大堵城”,正被智能交通改变着命运。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拓宽优化、地铁开通和智能交通系统的持续建设,青岛的交通状况持续改善。《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在全国重点监测的100个城市中,青岛拥堵指数同比下降9.66%,降幅位列第一。
在青岛海信研发中心,一套智能公交系统引起了记者兴趣。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调度员来说,这套系统可以精确管控,并自动处理突发情况,保证即使在堵车或备用车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调度车辆。
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岩松向记者介绍,1998年成立至今,海信网络科技公司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已应用于中国100多个城市,包括28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大量城市建设实践证明,海信在缓解城市拥堵和保障城市安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效提升了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互联网营销让传统制造年轻化
互联网公司“产品+故事+互动+话题”传播的交互架构,同样适合青岛传统制造企业。
2016年,魔幻大片《魔兽》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青岛啤酒定制生产了10多万箱魔兽啤酒,在网上被魔兽粉丝“秒光”,成为当年啤酒行业的爆款。2017年6月,青岛啤酒绑定《深夜食堂》这一IP,推出“深夜食堂罐”,将“经典1903”以不同的形象展示在不同场景,请消费者一起讲故事,来打开细分市场。
作为一个百年品牌,如何在积淀传统的同时保持活力?在青岛啤酒研发中心主任尹花看来,这是艰难的“平衡术”。“不过,青岛啤酒日益驾轻就熟,建立了线上线下多层次、多类型的粉丝互动方式。”
尹花告诉记者,在线上,每个区域、每种产品都建立了互动平台,聚集了数千万粉丝,围绕各种话题展开讨论,在互动中增加粉丝黏性,逐渐形成了多个区域、多个品类的铁粉圈。
“魔兽罐”“肯德基罐”“深夜食堂罐”“战狼罐”“鸿运必胜装”……青岛啤酒在业内最先闯入网络这一追逐年轻消费群体的主战场,通过粉丝经济、社群营销,不断刷新青岛啤酒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以创新发展战略为引领,青岛啤酒不断跨界创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渠道,细分消费市场。”据尹花介绍,青岛啤酒目前已创新推出20多个品类、1500多种特色新品,引领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央广网)